untitled.bmp

關於電影內容,請點Facebook-音樂人生


在香港學音樂的人很多,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個"神童"
主角,一個18歲的高中生-黃家正,11歲時就得過鋼琴比賽大獎
還到捷克、倫敦去表演、跟樂團一起錄音......


我覺得,學音樂的人都有一種...驕氣,或者說霸氣
大部分學音樂的人脾氣不太好,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別人不了解他們所謂的-常識
為什麼說藝術家會完美主義,其實很簡單
一首曲子,好幾個聲部,某一個小節、某一拍,那應該是什麼音
音準就像一條線,偏高或偏低就是就是線歪了,要在那一個點上才是直線
也可以這麼說-音準就像射箭要正中紅心

每一個的音都在那一個點,不高也不低
每一個撥弦都在同一個點,不快不慢
要樂團裡每一個人都做到這樣其實很難


學音樂學到後來會有一段時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
學琴之前希望以後可以跟Joshua Bell、像林昭亮一樣有名
苦練了幾年,要是沒有遇到好老師、沒有遇到能激發你的人、沒有機會表現
音樂班、音樂系、音樂研究所 畢業之後也許只能教學生而已
學了8年的琴我才知道我要什麼,在那之前我追求的只是技巧還有別人的讚美
等到發現自己要什麼了,我也不在乎別人說我什麼
我喜歡我的音樂就好,我樂在其中就好,憑什麼因為你一個人的批評而改變自己的作法?

又或者,發現世界上根本不缺你一個音樂家
某首不好表現的曲子一開始是個20歲的年輕音樂家來表演
然後找18、17、16、15、12,最後找10歲的,把他們商品化了
當這些"神童" 長大了之後,光環不再,他們的音樂道路會變成怎樣?
所以我討厭看到那些年紀小小就拉得一手好琴的小孩子,他們不像小孩

不要為了上課為了考試為了比賽而演奏
而是為了...音樂而演奏
胡乃元說:學音樂是為了 為音樂服務而不是工作賺薪水的


我認為神童只是個比喻、他們不一定能演奏出最好的音樂
在音樂的世界裡面,只有經過歷練的人才能永遠被世人記著、成為別人的目標

所以,有些人說-讓小孩學音樂是一個投資,如果他們以後也是往音樂發展
不表演、不教學生,那就是賠錢了
我想我是賺錢吧?只是我賺的不太一樣就是了:-p


推動古典樂的大提琴家張正傑觀察:台灣學鋼琴的風氣比歐洲還盛,
這與一般想像很不同;「現在全世界最愛讓小孩學鋼琴的,就日本和韓國啦。台灣近年退燒一點了。」
亞洲父母望子成龍,加上對古典音樂、鋼琴教育的文化、階級意義的想像,常不問孩子愛不愛,先送去學琴再說。

不過我都是自己想學的,顆顆

 

對了,有常翻兩廳院節目表的人有沒有發現台灣音樂人才庫
都是鋼琴小提琴人才?
噗,大概是主辦單位只認得這兩個樂器吧,呵呵

 

PAPA 甜甜 和 小白會生氣的

我們會拿Tuba蓋頭,sax吹泡泡,法國號丟人喔!!!((笑

嗯...不過我覺得這不是重點


重點是~我管你外面環境搞什麼,我彈我開心的曲子、拉我最會的那首



我滿足就夠了 :-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c_wh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